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幼儿刚开始上学时,面对新环境容易产生焦虑或不适应,家长的沟通和引导需注重耐心、共情和正向引导,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对校园的好感。以下是关键要点:
一、沟通:建立信任,倾听感受
- 主动询问,但不强迫:用具体问题代替“今天开心吗”,比如“今天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游戏呀?”“有没有认识新朋友?”,如果孩子不愿说,不追问,避免增加压力。
- 接纳负面情绪:当孩子说“不想上学”时,不否定其感受(如不说“这有什么好哭的”),而是共情:“妈妈知道你有点舍不得家里,这很正常,慢慢就会适应的。”
- 分享积极细节:家长可以主动说“我今天看到你们幼儿园的滑梯好有趣,你玩了吗?”,引导孩子关注校园里的快乐元素。
二、引导:帮助适应,培养习惯
- 提前熟悉环境:上学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,认识教室、厕所、活动区等,减少陌生感。
- 建立规律作息:按照幼儿园的时间调整孩子的作息,比如午睡、吃饭时间,避免因不适应而抵触。
- 鼓励独立能力:教孩子自己穿脱简单衣物、上厕所、整理玩具等,增强在园的自信心。
- 用正向语言强化:避免说“不听话老师会说你”,而是用“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,老师会教你们唱歌呀”,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期待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告别时态度坚定:送孩子时简短告别,不拖延或回头,否则容易强化孩子的依赖和焦虑。
- 不随意承诺:比如不说“表现好就提前接你”,若无法兑现会让孩子失望,可换成“妈妈会按时来接你,等你分享今天的趣事”。
- 与老师保持沟通: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,配合老师的引导方式,形成教育合力。
初期适应期可能持续几天到几周,家长需保持耐心,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,帮助他们逐步融入集体生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