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守度 夫守度者,乃人生之要道,处世之良策也。度者,分寸也,规矩也,准则也。人若不守度,则如舟之无舵,马之无辔,其行必乱,其果必败。 古之贤者,皆知守度之重要。孔子曰:“过犹不及。”此乃言守度之理也。凡事皆有其度,过之则为贪,不及则为懦。贪者,必遭祸殃;懦者,难成大事。故君子当守其度,行止有度,言语有节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 观夫历史,多少豪杰因不守度而败亡。商纣之暴,秦皇之苛,皆因过度而失民心,终致亡国。项羽之勇,韩信之谋,然项羽刚愎自用,不知收敛,终败于垓下;韩信功高震主,不知谦退,终死于吕后之手。此皆因不守度而致祸也。 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因守度而流芳百世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,周公之贤,在于守度。他辅佐武王,克商建周,功高盖世,然他不居功自傲,谦虚谨慎,礼贤下士,终成一代名相。诸葛亮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诸葛亮之智,在于守度。他辅佐刘备,三分天下,功不可没,然他不恃才傲物,忠心耿耿,廉洁奉公,终成千古名臣。 守度者,当知进退。进则勇往直前,退则审时度势。当进则进,当退则退,不可犹豫不决,亦不可冒进妄为。昔者,范蠡助勾践灭吴,功成之后,深知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,遂退隐江湖,泛舟五湖,成为一代富商。张良辅佐刘邦,建立汉朝,功成名就之后,深知刘邦猜忌功臣,遂退隐山林,修仙学道,得以善终。此二人者,皆因知进退而守度,故能保全身家性命,流芳百世。 守度者,当知取舍。取则取其当取,舍则舍其当舍。不可贪得无厌,亦不可患得患失。昔者,孟尝君食客三千,名满天下,然他不贪权势,不恋富贵,当齐王猜忌他时,他毅然放弃相位,退隐薛地,得以保全性命。陶朱公三聚三散,富甲天下,然他不贪财富,乐善好施,当国家有难时,他毅然散尽家财,救济百姓,得以流芳百世。此二人者,皆因知取舍而守度,故能保全身家性命,流芳百世。 守度者,当知荣辱。荣则不骄不躁,辱则不卑不亢。不可因荣而忘形,亦不可因辱而丧志。昔者,蔺相如完璧归赵,功高盖世,然他不骄不躁,谦虚谨慎,与廉颇和睦相处,终成一代名相。韩信受胯下之辱,然他不卑不亢,发愤图强,终成一代名将。此二人者,皆因知荣辱而守度,故能成就一番大业。 守度者,当知善恶。善则扬善除恶,恶则改恶从善。不可因善小而不为,亦不可因恶小而为之。昔者,包拯铁面无私,公正廉洁,扬善除恶,为百姓伸张正义,成为一代清官。周处改过自新,除三害,为百姓造福,成为一代名将。此二人者,皆因知善恶而守度,故能流芳百世。 守度者,当知敬畏。敬则敬天爱人,畏则畏法惧罪。不可不敬天,不可不畏法。昔者,尧帝敬天爱民,禅让天下,成为一代圣王。舜帝孝感动天,德治天下,成为一代圣君。此二人者,皆因知敬畏而守度,故能成为千古圣王。 今之人,多不知守度。或贪得无厌,或刚愎自用,或骄傲自满,或懦弱无能。此皆因不知守度而致祸也。故吾辈当以古之贤者为榜样,知进退,知取舍,知荣辱,知善恶,知敬畏,守其度,行其道,方能成就一番大业,流芳百世。 夫守度者,非易事也。需有坚定之信念,高尚之品德,博大之胸怀,敏锐之智慧。信念不坚,则易动摇;品德不高,则易堕落;胸怀不博,则易狭隘;智慧不敏,则易迷失。 故欲守度,当修身养性,日省吾身,以正其心,以端其行。常思己过,善纳人言,不为外物所惑,不为私欲所迷。 守度之人,能于繁华中守其宁静,于困境中守其坚韧。不以富贵而骄纵,不以贫贱而移志。能以平和之心对人对事,不为功名利禄所累,不为荣辱得失所扰。 守度之行,非一时之功,乃终身之业。需持之以恒,不懈努力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坚守心中的分寸与准则,方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,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。 愿吾辈皆能悟守度之真谛,行守度之正道,成就美好人生,为社会之和谐、国家之昌盛贡献力量。 如此,方不负此生,不愧于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