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藏上 世之众人,多好显扬于上,急于露其能,彰其功,炫其名,然不知藏上之智也。夫藏上者,非匿其才,非隐其德,乃敛其锐而蓄其势,待时而动,以成大事也。 藏上者,能修其心。心为身之主,心定而后能应万变。若常显于上,则心易骄,骄则生乱。昔者赵括,少读兵书,辄自以能,急于显上,不知藏拙,终致长平之败。而王翦为秦将,伐楚之前,多请田宅,以藏其功高震主之嫌,遂得善终。由此观之,藏上能平其心,不为虚名所累,不为权势所迷。 藏上者,可积其德。德者,人之本也。显上则易失德,藏上则能养德。古之仁人,如颜回,居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,不羡富贵,藏上于平凡之中,其德愈厚。若为名利显上,不择手段,德必亏矣。故藏上能守其德,以仁存心,以礼待人。 藏上者,能明其志。志者,人之向也。显上者,志易浮;藏上者,志愈坚。诸葛武侯,未出茅庐,已谋天下,然藏其大志,躬耕陇亩,以待明主。及遇刘备,方展雄略,成就蜀汉之业。若其早显大志,恐为奸人所忌,安能成其功乎?是以藏上能守其志,不为外物所移。 藏上者,能察其机。时势变化,机遇隐现。显上者,易为眼前之利所惑,失察于机;藏上者,能冷眼观世,洞察细微,待机而动。汉初之陈平,屡易其主,然能藏上于乱时,待刘邦之用,终佐汉兴。若其早显才能,未必能遇明主,成就功业。故藏上能观时势,顺势而为。 藏上者,能和其众。众心归一,事成之基。显上者,易招人妒,众叛亲离;藏上者,能谦下待人,和光同尘,得众人之助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,其能藏上于高位,礼贤下士,故能成周之盛世。若其恃权显上,安能得人心之向?是以藏上能聚众力,共图大业。 于国而言,藏上亦重。国之兴也,当藏上而蓄力,不可轻露其强,以防敌之觊觎。昔汉文景之治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藏上于内,养民富邦,至武帝时,国力强盛,始能抗击匈奴,扬威异域。若文景之时,急于显强,恐国力虚耗,难以久安。 今之世,繁华纷扰,人心浮躁。众人多求速显,急功近利,而忘藏上之道。然欲成大事者,当悟藏上之理。于学,则藏上而博学审问;于业,则藏上而兢兢业业;于政,则藏上而为民谋福;于德,则藏上而修身立德。 藏上非懦,非怯,乃智也,勇也。能藏上者,能于顺境中守其清醒,不骄不躁;能于逆境中守其信念,不屈不挠;能于功成时守其谦逊,不矜不伐;能于名就时守其低调,不狂不傲。 吾辈生于斯世,当明藏上之义,行藏上之德。不慕虚荣,不逐浮华,潜心修炼,厚积薄发。以藏上之智,应世事之无常;以藏上之勇,克人生之艰难;以藏上之仁,怀济世之情怀;以藏上之义,立天地之正气。 然藏上亦当有度。过藏则馁,失其进取之心;不藏则骄,招其败亡之祸。当藏则藏,当显则显,因时因势,灵活变通。能如此者,方为深谙藏上之道也。 愿诸君皆能悟藏上之妙,行藏上之善,以藏上之智慧,成就非凡之人生,共创和谐之社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