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之美
淡,是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。世人常以为浓烈是美,是力量,殊不知浓到极处,反失其真;淡到极处,方见其纯。
茶之为物,最得淡字真谛。浓茶苦涩,使人舌根发紧;淡茶清雅,饮后口齿留香。我曾见过一位老者,每日清晨必饮一杯极淡的龙井,茶叶不过三五片,水却要滚过三沸。问他缘故,他只道:"浓茶伤胃,淡茶养心。"初闻不解,后细品之,方觉其言大有深意。淡茶之味,需静心方能体会,正如人生至味,不在轰轰烈烈,而在平平淡淡中见真章。
书画一道,亦复如是。宋人米芾作画,常以淡墨写意,数笔之间,山峦起伏,云烟缭绕。观者但觉清气扑面,不染半点尘俗。反观今人作画,多喜浓墨重彩,满纸皆是,反失却了留白之妙。淡墨之所以可贵,正因其能于无画处皆成妙境。
人情之淡,尤为难得。现代人相交,初识便称兄道弟,酒肉穿肠过,誓言随口出。及至利害相关,翻脸比翻书还快。古语云"君子之交淡如水",此"淡"非冷漠之谓,而是不挟私欲,不图回报。我有两位旧友,平日极少往来,年节亦不互赠礼物。然一人有难,另一人必星夜驰援。此等交情,看似冷淡,实则最为长久。
饮食之道,淡亦是上乘。川湘之菜,以辣著称,初尝刺激,久食则味蕾麻木。反观淮扬菜系,讲究"淡而不薄",看似平常,却能将食材本味发挥到极致。人生在世,追求刺激者众,懂得品味平淡者寡。殊不知,轰轰烈烈易得,细水长流难求。
淡之所以为美,因其接近自然。春日细雨,不似暴雨倾盆,却能润物无声;秋夜月光,不如烈日当空,却可照彻心扉。人若能修得一颗淡泊之心,不为外物所扰,不为内欲所困,便是达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。
淡到极致,便是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