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藏害 夫世之藏害者,非独于物也,亦于心也。心之藏害,其害尤深,其祸尤烈。 昔有一人,名曰李生。性贪财货,心术不正。一日,行于市,见一富商遗金于地,李生拾而匿之,归其家,心喜若狂,自以为得计。然其夜,梦一老者,怒目而斥曰:“汝之所为,不义之极,此金当还于主,否则祸将至矣。”李生惊觉,汗流浃背,然贪念作祟,终未还金。 未几,李生家忽遭火灾,财物尽毁。邻里皆来相助,独李生心生怨恨,谓天不公。殊不知,此乃其藏害于心之报也。 又有一官,名曰王吏。在位时,贪赃枉法,欺压百姓。收受贿赂,无所不为。其初,自以为能掩人耳目,逍遥法外。然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终有一日,被御史弹劾,罪证确凿,下狱论死。 观此二者,皆因藏害而自毁。李生藏不义之财于心,王吏藏罪恶之行于心,终致祸端。 夫人之生于世,当以善为念,以正为本。若心藏奸邪之害,虽一时得逞,终难逃天理之罚。 古之贤者云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坦荡荡者,心无邪念,行为端正,故而心安理得,无惧无忧;长戚戚者,心怀叵测,行止不正,故而终日惶恐,不得安宁。 今之众人,当以史为鉴,自省其心。勿以小利而失大义,勿以私欲而忘公德。若心有邪念之萌,当即时摒除,以防其滋长而成大祸。 心之藏害,犹如暗疾,初时不觉,日久必发。发则伤身,毁名败家。故君子当常修己心,去其害念,养其善德。使心若明镜,不为尘垢所染;使行若清风,不为浊流所污。 然藏害之心,人皆有之。或因嫉妒,或因贪婪,或因嗔怒。此等情绪,若不加以克制,必成大患。故吾辈当学古人之智慧,以静制动,以忍制怒,以谦制骄,以宽制狭。 《易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善与不善,皆在一心。心善则福至,心恶则祸临。愿世人皆能明此理,藏善而不藏害,以得人生之安宁与幸福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