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藏财 世之众人,多有藏财之举。然藏财之理,利弊参半,不可不察也。 藏财之利者,其一在于未雨绸缪。人生无常,风雨难测,若有积蓄,当灾患临身、困厄加诸己时,可凭此财解燃眉之急,保身家之安,使己不致于狼狈无措。其二在于心有所依。财积于内,心则有底,行事不慌,处变不惊,能于纷繁世相中守得一方宁静。 然藏财亦有其弊。若过度藏财,锱铢必较,一毛不拔,则失生活之趣。食不求美,衣不求华,居不求适,虽拥巨财,然身心俱疲,未享人间之乐,岂不悲哉!且财聚而不用,于社会之发展亦无所益。财如流水,不流则腐,当以之投资兴业,利国利民,方能显其价值。 世有好藏财者,其性吝啬,视财如命。家累千金,然衣不华,食不精,居不敞。 一日,有邻人劝之曰:“君财甚多,何不享之?以增生活之趣。”其答曰:“财乃安身立命之本,多藏以防不时之需。” 岁时更迭,其渐老矣。身染沉疴,虽有万贯家财,却无半分快乐。临终之时,恍然有悟,叹曰:“吾一生藏财,未得享半分福泽,徒留悔恨。” 然悔之晚矣,财终不能随其而去。后人议之,皆叹其愚,不知财之用,唯知藏而不知享。 噫!藏财而不用,财亦无义;享财而适度,财方有值。 又有藏财而心术不正者,为财不择手段,贪赃枉法,损人利己,虽得一时之财,却失道德良心,终为世人所唾弃,甚至身陷囹圄,身败名裂,此乃藏财之大害也。 和珅者,清乾隆朝之权臣也。其贪赃枉法,受贿敛财,富可敌国。然乾隆崩,嘉庆立,速而治和珅之罪,籍其家产,和珅终赐死。 梁冀,东汉之时,以外戚而擅权。专横跋扈,生活奢糜,广敛财宝。汉桓帝不堪其恶,倚宦官之力诛之,籍没其家。 故藏财当适度,用财当有道。以藏财备不时之需,以用财增生活之彩,以善财助社会之进,则财为福源,而非祸根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