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关于佛教(一)--因果论
关于佛教的知识,博大精深,同时中国多元文化里也渗透了大量的佛理知识,故先从佛学写起,佛理首重因果关系,讲究善恶报应。华严经云:一切法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意指一切森罗万象,无一不是从人心所变起。 所以,研究佛理,亦是研究人性,善谈心性者,必不弃离于因果。而深信因果者,终必大明心性。生命如长河,因果决不虚!
在我们现实生活中,常闻人言,善恶有报,不是不报,时辰不到。很多现象确实也如此,究其原因,实是人心本善,大理轮回,是非好恶种因终果,事物牵连,绵绵不断。
我想,我起笔之始,也应该自此而始,方为正途吧?
佛教的因果是以人在世间所行善恶事,反应在现实中的一些前后行事所得出的不同效果,更重视我们所看不到的死后在阴司的报应,以行善,降之百祥;行恶,降之百殃。为训。更以阴司城隍、土地来察人世之行事,辅佐十殿阎君判断。深度解译生死定律,以人因何而生?又因何而死?以生前状况如何?又死后何去何从?教人把贫富贵贱看淡,并要人明白寿夭康疾、爱恨情仇之种种现象的因果。
佛以慈悲心度化人之恶欲,以清净心化解人之狂躁,以平常心去除人之桀骜与自卑,以光明心抵消人之阴暗,以一句阿弥陀佛度化一切贪恶欲念。 并重做人做事,唯真唯诚,成就人格,首推五常,即仁义礼智信。 并且细化解译五字的要义,如仁字,以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为基础 ,处事待人,心存厚道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 。深恤民疾,不惹烦恼。如信字:人无信不立,与人交往,言必合宜,绝不食言,不妄言,不轻诺,言即出,事必行。
浅谈以上看法,与文友共习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