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因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12|回复: 7

【读书心得】(5)认知觉醒-三个微习惯,点燃学习动力

[复制链接]
阅读字号:

99

主题

506

回帖

77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发表于 2024-1-4 07:59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属地: 湖南长沙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本帖最后由 彩云筑梦 于 2024-1-5 13:35 编辑


各位亲爱的网友,大家好。我是秋菊。


在上一节的内容中,我们说到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行动和感受没能同步,以至于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烦恼。如果想要训练专注力,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,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,同时让自己的感受回归行动。


那么,在这一节中,我们来说说另外一个话题,如何运用一些微习惯,点燃学习的动力。






正确打卡,科学进步


说道学习的动力,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种,现在非常流行的督促学习的方式,那就是“学习打卡”。


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更新、迭代,许多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打卡系统,从早睡到早起,从跑步到健身,从娱乐到学习,从美食到养生等等,各种各样的打卡项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。


当然,打卡的初衷是值得认可的:一方面,打卡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降低难度,便于执行,容易实现;另一方面,打卡的完成度以及被点赞的结果,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,使人更有动力将目标进行到底。


不过,在人们纷纷打卡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的现象,很多人在平台打卡的时候很积极,但真正能通过打卡完成目标,并且收获成效的人却很少。
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?这是因为,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结果,而造成的以下两种副作用:


一是动机转移。一旦人的信念受到干扰,就会发生动机转移。比如,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,一位叫阿健的人,他制定了5个学习计划,本来坚持得好好的,但当某天有事没能完成打卡,他便产生了放弃的念头,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了。


二是动力扭曲。它指的是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偏离了初心,就像之前的“微信运动”曾一度带动了很多人坚持健走锻炼,可很快人们的关注点放在了步数排行榜以及点赞数上了,于是,为何获得更多的关注,有些人便开始使用“摇步神器”来填充步数,而这就偏离运动初心。


那么,想要改变这种情况,可以遵循以下两种策略,正确使用打卡工具:一是用记录代替打卡,将你的完成目标的过程记录下来,进行定期对比,复盘,改进;二是设下限,不设上限,不追求更高的目标,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计划和行动,以此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。




有正向的反馈,学习才见效


那么,分析完了通过打卡驱动学习的利与弊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,它就是正反馈。


在书中,有这样一个例子:《认知升级》的作者刘传,毫无电子琴基础,但仅用了两年的时间,就从一名初学者,成功通过了十级考试。


更神奇的是,直到考上十级,他都没有学习一点乐理知识,而他的老师也从来不让他学习乐理知识,只是做动作示范,然后让刘传跟着练习。就这样刘传每周按照老师教的动作进行练习,周末的时候验收学习成果——不通过,继续练,通过,就开始练习下一首曲子。如此循环两年,最后练成的曲子直接达到了十级。


时至今日,刘传依然非常感谢他的音乐启蒙老师。虽然不知道乐理,但这并不影响他完整流畅地演奏给别人听,并由此收获即时的夸奖和赞扬。这种反馈会像海浪一样一遍遍冲击着信心这块沙滩,让他始终沉浸在弹琴的乐趣里。


而反观现在,多少孩子因为要学习系统枯燥的理论,而长期处于乐理、指法、音律、节拍……这些乏味的基础练习中。家长们要求孩子一遍一遍地练习,多半不是为了马上给他人表演,而是为了完成考级。


由于长时间收不到外界的正向反馈,孩子们逐渐将学习视为一种内心的抗拒,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。而这就导致了,虽然家长们投入了大量金钱,孩子们投入了大量时间,最终却不得不走上“从入门到放弃”的道路。


所以说,是否有及时、持续的正向反馈,正是产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。






松弛有度,才是好的学习模式


那么,当我们找到了这些能够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,那是不是就能够勇往直前,一直抵达胜利的终点呢?对此,作者表示,学习的技巧以及努力的学习固然重要,但是,能够科学的休息,也同样不可或缺。


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:一位考研的学生为了备考,每天早起,就连吃饭都在听课,脑袋里只想着学习,就这样坚持了好几个月。直到某天她想看看小说,放松一下再学习,结果她却再也回不到那种忘我学习的状态了。这位学生很纳闷别人为什么可以重新投入,她却不行。


从她的经历,我们可看出,一开始用劲很猛的人,很难坚持到最后。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休息,注意力就会持续下降,最后分心走神,呈现出失控的状态。


作者曾做过一项关于“学习成长困惑”的在线调研,在338份答卷中,得票最高的两个困惑是“经常沉浸在担忧、幻想、焦虑的情绪里”和“总是分心走神,无法保持专注”。


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人们在克服困难和抵制诱惑上面,倾注了太多的精力,并由此产生了焦虑,同时也失去了专注力。


要知道,专注并不能仅靠意志力约束,还要靠主动休息进行“回血”,只有精力充沛了,我们才能保持专注,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分心了就放下笔,没有睡意了就离开床。就像李大钊先生所说的:“要学就学个踏实,要玩就玩个痛快。”


而这也是作者所提倡的 “极度专注+主动休息”的学习模式。他认为,极度专注配合主动休息,并反复如此,才是最科学的成长模式。也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走得长远,走得平稳。


好了,以上就是本节共读的全部能容。下一节,我们将会去看看另外一些关于“学习”的方法和理论。让我们下节再见。
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
41

主题

462

回帖

17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发表于 2024-1-4 08:06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安徽宣城
感触很深,我也应当带着我的孩子调整阅读的打卡内容了。
实现不了的梦想,请别丢了它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

主题

1593

回帖

40万

积分

万因SVIP

发表于 2024-1-4 09:0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江苏泰州
搬个小板凳,坐前排,慢慢欣赏!
安稳于日常,浅喜于光阴,阅己,悦己,乐己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31

回帖

10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发表于 2024-1-4 12:32:1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中国
松弛有度,才是好的学习模式👍👍👍
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,只是过后,会让心多一份冷漠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9

主题

506

回帖

77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4 14:1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湖南长沙
初九 发表于 2024-1-4 08:06
感触很深,我也应当带着我的孩子调整阅读的打卡内容了。

可以尝试
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9

主题

506

回帖

77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4 14:13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湖南长沙
花雨 发表于 2024-1-4 09:03
搬个小板凳,坐前排,慢慢欣赏!

认真听讲的好学生
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9

主题

506

回帖

77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4 14:1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湖南长沙
空谷独影 发表于 2024-1-4 12:32
松弛有度,才是好的学习模式👍👍👍

的确如此
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5

主题

5633

回帖

4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知心姐姐

发表于 2024-1-5 13:47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Ip属地: 福建厦门
化枯燥为有趣,不让自己过分用力去做一件事,循序渐进!
不问花开几许,只向浅笑安然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