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藏朋 朋者,人之相与也。或因志同,或因道合,或因情牵,相聚而交,互为朋侪。然世风浮躁,人情冷暖,朋之真义,渐为所蔽。故有“藏朋”之说,其义深矣。 夫藏朋者,非匿朋而不见,亦非绝朋而不交,乃以心藏之,以情护之,以道守之也。何以藏朋?其因有三。 其一,世之纷扰,利欲熏心。朋交于外,易为名利所诱,为权势所屈,为虚荣所惑。若不藏朋于心,其情易变,其义易迁。故藏朋者,藏其情于内,不为外物所动,使朋情纯净如初。 昔有孟尝,门下食客三千,皆称朋辈。然其富贵时,朋从云集;及落魄日,朋散如星。此非真朋也,乃以利相结,利尽则朋散。是以真朋当藏于心,不以外物之变而改其情。 其二,人心难测,谗言易生。朋之相处,难免有隙。若朋情外露,易为奸人所乘,挑拨离间,以致朋心相背。故藏朋者,守其密于内,不为谗言所侵,使朋情深厚如旧。 相如廉颇,初有隙怨。然相如藏朋之情,不与计较,终使廉颇负荆请罪,成刎颈之交。此乃藏朋之妙,守心守情,不为外言所扰。 其三,人生无常,聚散有时。朋虽相亲,然各有其志,各有其途。若强留于外,徒增烦恼,反伤朋情。故藏朋者,顺其缘于内,不为聚散所忧,使朋情自在如云。 王子猷雪夜访戴,兴尽而返。其访戴之情,非在相见,而在念中。此乃藏朋之境,随心随性,不为形拘。 然藏朋之道,非易事也。何以行之?亦有三法。 其一,以诚为本。朋之相交,贵在真诚。心诚则情真,情真则意切。无论何时何地,对朋皆以真心相待,不欺不瞒,不伪不饰。如羊祜陆抗之交,虽处敌国,然以诚信相待,互赠酒药,传为佳话。 其二,以容为怀。朋之相处,难免有过。以宽容之心待之,不责其过,不咎其失。如管鲍之交,鲍叔牙知管仲之贫,容其小过,荐其于齐桓公,终成霸业。 其三,以恒为守。朋情非一时之欢,乃长久之伴。无论风雨如何,岁月如何,坚守朋情,不离不弃。如范式张劭之约,范式千里赴约,不负生死之诺。 古之藏朋者,不胜枚举。俞伯牙钟子期,高山流水,知音难觅。子期亡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,此乃藏朋之至情也。刘关张桃园结义,誓同生死,患难与共。虽经战乱,其情不渝,此乃藏朋之大义也。 今之世,人心浮躁,朋情易变。然真朋仍在,藏朋之义不可废。当以古人之例为鉴,用心藏朋,用情护朋,以道守朋。使朋情如松柏之常青,如金石之不渝。 吾辈生于当世,当明藏朋之义,行藏朋之道。于喧嚣中觅宁静,于浮华处守纯真。不以朋多为傲,不以朋寡为忧。唯以真心相交,以真情相守。则人生之路,虽有风雨,有朋相伴,亦不孤独;虽有坎坷,有朋相助,亦能前行。 藏朋者,藏其情于心底,护其义于始终,守其道于无常。不为世俗所染,不为名利所诱,不为时势所移。如此,则朋情可长,友情可久,真情可存。愿世人皆能悟藏朋之妙,得真朋之乐,享友情之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