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藏怨 怨者,心之结也,情之郁也。生于不平,积于不满,若久不化,则心蒙尘,性失和。 古之贤者,知怨之害,故善藏之。管夷吾囚于狱,受辱于鲍叔,然无怨怼,终相齐霸;韩信受胯下之辱,心藏其怨,奋发图强,功成名就。怨而不发,非懦也,乃忍辱负重,以待时也。 曾国藩一生,历经诸多波折。初建湘军,备受地方官员掣肘,军饷筹集艰难,然其藏怨于心,不与他人过多争执,一心操练兵马。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,数度失利,遭受诸多指责与嘲讽,但其默默承受,反思己过,重振旗鼓。他深知,若因怨生怒,意气用事,必不能成就大事。 藏怨之要,在修心养性。心宽则怨消,性善则怨散。不以小利而争,不以小节而怨。颜子居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,无怨于贫;曾子三省其身,无怨于己。心宽似海,能纳百川之怨;性善如光,可化九幽之郁。 藏怨之妙,在明事理。知因果,则怨不生;晓得失,则怨可解。不为一时之屈而怨,不为一时之挫而恨。庄子逍遥于世,不为物役,无怨于穷通;老子无为而治,不为名累,无怨于荣辱。明事理者,知怨之无常,能以平和处之。 今之世,物欲横流,人心浮躁,怨易生而难藏。人际之间,稍有不顺,便生怨怼;名利场上,得失无常,怨声载起。若不藏怨,必伤身心,乱其行止。 故当以宽容为怀,以豁达为念,藏怨于心,化怨为德。心无怨念,方能宁静致远;性无怨恨,始得自在逍遥。 愿世人皆能藏怨,以平和之心,度纷繁之世,享安乐之福。
|